
在国际教育圈,作弊已经不是新鲜事。在全球性考试中,由于经手人员多、涉及地区广、时区差别大,只要有心钻营,泄题作弊并非难如登天。就在今年5月,IB考试就再一次遇到了泄题风波,事涉全球考生!大到各种语言和标化考试,小到不同科目的竞赛,一小群人的投机取巧行为,毁掉的却是同届所有考生的多年努力。
From 留学全知道
微信号:EduKnow
今年五月,亚太区的IB学生们集体怒了!
本来今年的数学就特别难,很多人甚至没能按时答完题。
更惨的是,亚洲大区的学生们走出数学考场后约半小时,考题和答案就直接出现在了Reddit论坛上。
由于时区不同、还没开考的欧洲区学生们,直接能看到和下载这些原题。
此外,在一个Telegram频道里,还可以找到包含有关商业管理、全球政治、数学、物理、计算机科学、生物和化学等科目原题的链接。
下载网站显示,截至5月6日下午, “Paper 2 Math AA HL”已被下载 18,000次,“Maths AA HL Questions”已被下载19,000次,“Business Management Paper 1”的下载量为8,000次,“Global Politics HL Paper 2”的下载量为2,000次。
这四场考试在4月26日到5月2日期间举行。
今年参加IB考试的全球考生超过19万人,这个体量的泄题已经足以影响分数分布,造成后续一系列影响。
除了靠时区差异泄题外,还有一些科目的试卷在开考前也遭遇泄露,但题目真伪未得到确认。
有黑客直接黑进IBO官网,还曝出IBO早就出完了4年的考卷……
总结下来,推测的作弊手段主要有两个:
借助时区的不同打时间差,已经考完的学生回忆题目并上传原题;
线下买通工作人员扫描或拦截邮件来获取还没开考的原题。
而国际文凭组织IBO只承认了“出现了小范围内的跨时区泄题,没有大规模泄题”,不承认后者。
IBO在事后发布的公告更显得避重就轻,除了删除Telegram上被泄的试卷外,并没有对泄题做出相关的惩罚或补偿措施。
正常分数线很可能被人为拉高,而老老实实答题的学生分数可能会被压低。很多拿到conditional offer的学生,都在担心自己能否顺利通过大学的成绩提交要求。
一些大学已经人性化地做出了调整,如加州大学尔湾分校(UCI)就调整了IB成绩要求,取消了con offer的成绩要求;但更多大学依然静悄悄,可能等待IBO行动后再机动地调整录取要求。
不少学生联合起来在线上请愿,要求IBO取消这次的成绩或给出其他弥补措施,来维护那些普通考生的权益。
过不了多久,今年IB的成绩就要公布了。IBO终于也不再“装死”,在公告之后又给出了一系列回应。
IBO表示,目前已经确定了一批泄题学生的身份,并正在与其所在的学校合作展开正式调查;他们还承诺将审查后续考试的时区安排,采用一些新举措,来尽量补上这些容易钻的空子。
比如,在全球设立三个考试区,在每个国家或地区规定好正式开考时间,并在今年这一事件后反省和复核这些措施。
但这些措施真的就足够了吗?
目前的讨论和未来整改方向,依然无法弥补本次事件中“受害”的亚洲学生们。
作为必修课程的数学,今年的考试难度很大、泄题也最严重。根据下载量来看,起码一万多人提前知道了考题,对于亚洲学生们来说,不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,实在太不公平。
一些国内的IB考生们给出了更为切实和具体的建议,比如,让不同时区的考生参加不同的考试,可以彻底杜绝跨时区作弊;泄题事件一出现,就应该启用备用试卷,并更充分地考虑到时区问题。
IBO目前的回应依然“隔靴搔痒”,无法给出这一届考生合理的方案。
有网友愤怒留言:IBO屡屡不作为,就不怕学生们久而久之都流向AP和A LEVEL吗?
还真别说,“天下乌鸦一般黑”,AP和A LEVEL在泄题作弊方面,也都是老熟人了……
2022年,有人发现在进AP考场前,有学生还在拿着AP真题和答案背诵。
图源:小红书@常青藤家长会
后续有同科目考生确认,这就是当场考试的真题。
同一年的A Level考试泄题更为猖狂,不同网络平台上搜索“A Level”,铺天盖地都是兜售考题的信息,二手平台闲鱼上这些题更是明码标价被挂上架售卖。
语言考试和标化考试同样是泄题作弊重灾区。
前些年爆火的泰国电影《天才枪手》,原型事件就是2014年轰动一时的SAT亚洲考场作弊案。
作弊方式和今年IB泄题的空子如出一辙。
电影中,考生们利用的正是时差,学霸枪手们飞到早几个小时的澳洲时区参加SAT考试,利用休息时间想办法将答案传回泰国。
2013年,由于泄题,韩国取消了全部的SAT考试。
2016年,中国澳门的两个考点都取消了SAT考试,也是因为泄题。
托福和雅思等语言考试,兜售考题、代考等作弊行为,更是屡见不鲜,之前甚至还有某线上语言考试出现个别考生的作弊现象,导致同批考生被大学批量撤销offer。
除了这些直接的作弊方式外,还有一种更为隐蔽的作弊方式:人为更改IB预估分。
在正式大考成绩出来前,需要用IB预估分来申请大学。预估分是学校和老师根据学生的课程完成情况、平时成绩、课堂参与度、课后作业的完成度,以及每个学科获得过的分数和各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测评的结果。
一些家长会为了让自己孩子的预估分更高、在申请中多一些虚无缥缈的优势,而要求老师强行拔高预估分。
而等到真正全球大考出分后,如果学生成绩和预估分差距太大,大学不仅会质疑该学生的申请材料,更会质疑这所高中的诚信度。
作弊问题频出,各大考试官方也在想办法改革、补上这些空子。
除了IBO有所行动外,SAT、ACT两大标化考试此前也早已相继改革考试形式。如SAT转为机考,采用自适应模式,每个考生的考题都灵活匹配自身能力,而不是统一不变。
无论是哪种作弊方式,所有谎言都有被戳破的一天。
首先是考试如果出现泄题作弊问题,被捅出来后,考试方会率先排查作弊考生,有可疑的学生可能直接面临再审查或成绩被取消的处置。
大学在招生时也会综合来看所有成绩和材料,如果某一项成绩奇高,其他学术项目和成绩却不能与之匹配和佐证,互相矛盾之下,大学也不会录取这个显然“可疑”的学生。
即便侥幸通过了这一关,靠作弊的成绩拿到了心仪的大学offer,入学后又该怎么办?
要知道,名校招成绩好的学生,除了筛选作用外,也是要招进来的学生能适应接下来的学习强度和难度。
“德不配位”的学生,要如何在一群真正优秀的学生中滥竽充数?面对听不懂的课程、写不出来的paper、无法融入的课堂讨论时,大学光阴该如何度过?
难道要在上大学后依然靠代写和代考一路躲躲藏藏混到毕业?
从根基就由谎言编织起来的高楼,势必会在某一天倒塌。留学为的是学到真才实学,为了成长为更好的人,而不是砸钱作弊只为堆出一个不属于自己的学历。
为了赚钱,各大考试的“题贩子”和作弊机构势必会把作弊信息散布在各大社交平台,可以说,任何考生都能轻易接触到这些信息。
对于普遍家境优渥的准留学生们来说,花钱就能买来高分,实在是太诱人的陷阱。
但命运赠送的“礼物”,早就在暗中标好了价格。
迈出了作弊的第一步,需要做更多才能弥补和圆谎,甚至根本圆不过来,只能一步步走向深渊。
希望大家都能不被作弊的“捷径”迷惑,踏踏实实走好留学这条路的每一步,让每一分都能牢牢攥在手里,无愧于招生官,无愧于自己。
本文系授权发布,From 留学全知道,微信号 EduKnow,欢迎分享到朋友圈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。